一、原理說明
氣浮主要起固液分離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SS)、油污、色度,同時可以降低COD、BOD等污染物,主要利用溶氣系統產生的溶氣水中的微氣泡,與水中的懸浮物絮體碰撞粘合在一起,形成“微小氣泡—懸浮物復合體",該“微氣泡—懸浮物復合體"逐漸共聚,體積變大,形成比重小于1的“氣泡—懸浮物復合體"。
溶氣水在0.3-0.5MPa 的工作壓力的情況下,使空氣好大限度地溶入水中,通過減壓釋放,形成直徑在20μm-30μm左右的微小氣泡。
在廢水中加入絮凝劑PAC或PAM(PAC為20-50mg/L,PAM為PAC的1/10左右),經過5min的有效絮凝反應(其時間、藥量和絮凝效果須由實驗測定),進入接觸區。
在接觸區內,微氣泡與廢水中絮體相互粘合,一起進入分離區,在氣泡浮力的作用下,絮體與氣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渣機刮至污泥區。下層的清水通過集水管排出。處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氣系統使用,另一部分則排
氣浮過程是一個好氧過程,使污泥產生的臭氣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廢水處理基本工藝
格柵池:廢水需先經過格柵進行大蒜皮等大塊污染物的去除。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處理。
調節池:格柵池出水后自流進入調節池;主要進行污水水質水量的調節,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溶氣氣浮機:調節池末端設置提升泵,將污水泵至溶氣氣浮機進行懸浮物的二次處理,氣浮工藝是利用微小氣泡做載體粘附去除廢水中細小的油類及懸浮物,使水質得到初步凈化,為后續的生化處理單元創造良好條件,減輕后續生化段處理負荷。
17863688888
山東濰坊市諸城龍都街道土墻工業園橫一路與縱二路交叉路口808號